祖母的紡車(短文)
許寧(山東省臨邑縣審計局)
【發(fā)布時間:2016年11月14日】
字號:【大】 【中】 【小】

農(nóng)歷十月一,回故鄉(xiāng)上墳,順便到老院看了看,荒草布滿了整個院落,枝頭的柿子像一個個小紅燈籠掛在枝頭,荒涼和豐收的心情難以言表。進入祖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上掛著的祖母用過的紡車,一幕幕祖母的音容相貌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打我記事起,祖母就很少再用她的紡車了,可她還是當(dāng)寶貝似的珍藏著,童年的記憶里,每年到秋冬時分,祖母才小心翼翼地取出她的紡車,用它紡出細細的棉紗,然后再用線砣把它擰成線兒交給嬸嬸、母親她們納鞋底。紡車不高,坐在紡車前,祖母左手捏一團棉花,然后用手在棉團上扯出一根紗線,添在旋轉(zhuǎn)著的方寸長的紡針上,右手搖動手柄,圓圓的紡車架就牽著紡紗的木錠子轉(zhuǎn)動起來,于是,紡車就“咿呀咿”、“咿呀咿”地唱起歌來,像秋天的蟋蟀在草叢里鳴唱,像初生的牛犢在低聲地歡叫,那也是我印象中最為古老和好聽的歌謠。無數(shù)個夜晚,我調(diào)皮不肯睡,祖母就一邊紡線一邊給我講故事,有時講的是流傳于民間的故事,有時講的是她小時候的故事,那時候沒電視電腦,祖母講什么我都愛聽,有時還點播,讓祖母講哪一段。

后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布鞋逐漸也被時尚的膠鞋、皮鞋等所替代,母親再也不用納鞋底了。祖母的紡車便完全閑置下來,幾乎成了一件礙手礙腳的擺設(shè)。有一次,母親早上起來燃煤爐,一時找不著引火的柴禾,就準(zhǔn)備把擱在屋里的紡車劈了。這事讓祖母知道了,她大聲吼了起來:“這紡車說啥也不能劈!你爸可就只給我留下個這了!”我們從祖母的吼叫聲里明白了她對紡車的感情。從此,紡車就一直擱在祖屋的墻角里,成了家里惟一的老古董。直到祖母去世,至今紡車仍然掛在那里,每次看到它,就仿佛進入時光隧道,兒時的時光又歷歷在目了。(許寧)

【關(guān)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