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當前位置: 首頁  >  審計之窗  >  審計風采  >  先進集體 > 正文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演講會
 
【時間:2019年01月25日】 【來源:審計署】字號: 【大】 【中】 【小】

按:近日,審計署舉辦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演講會。署老領導王道成等7位老中青同志,從不同側面暢談審計人在改革開放中的經歷和感受。現將7位同志的發(fā)言材料附上,供學習參考。

牢記創(chuàng)業(yè)歷程  堅持艱苦奮斗

審計署老領導  王道成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新中國審計制度從籌建到實施也將近40年。新中國審計是應改革開放的需求而誕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而成長壯大,新中國審計與改革開放一起走過40年。今天,我們以宣講審計發(fā)展變化的方式,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這是一件具有特殊內涵和意義的事情。

我是從1981年初,開始接觸審計事宜,到2011年退休,從事審計工作整整30年。在這30年當中,我有幸參與了醞釀和籌建審計機關、邊組建、邊工作、探索審計工作路子、完善審計法規(guī)制度、全面履行審計職責等發(fā)展歷程,親眼見證了新中國審計制度不斷完善、審計隊伍不斷壯大、審計功能不斷開發(fā)、審計領域不斷拓展、審計影響力不斷增強,新中國審計事業(yè)取得了非凡發(fā)展與進步!

今天,按照署機關黨委的安排,我主要講一講審計機關醞釀和籌建階段的情況,希望能夠幫助年輕的同志們,了解新中國審計制度建立的初衷,了解新中國審計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了解老一輩審計人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

——從1981年初開始,中央領導同志,應改革開放的需求,圍繞修改憲法工作,就不斷地討論建立審計機構問題,從不同角度提出建議和意見:

一是中央財經部門領導,從保障國家財經法規(guī)制度貫徹實施的角度,提出:“為了保障國家經濟、財政、預算、法律、法令、制度的貫徹實施,提高資金使用效果,應加強財政經濟監(jiān)督,建立從上到下的經濟監(jiān)督機構,搞50萬人編制,進行經常的、動態(tài)的經濟監(jiān)督”的建議;

二是國務院領導同志,從適應改革開放需求的角度,提出:”把經濟搞活、放開是必要的,但一定會產生一些副作用,需要有一個制約工具”?!敖洕仨毟慊?,監(jiān)督必須加強”的意見。

三是全國人大領導同志,從建立現代國家制度的角度,提出:“建立現代國家制度,應設立審計監(jiān)督機關,它的職責和權限,要載入國家憲法”的意見。

1982年4月公布的憲法修改草案,將設立全國審計機關載入了憲法。這充分表達了設立審計機關,實行審計監(jiān)督制度,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需要,是建立現代國家制度的組成部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現代化的制度安排。為新中國審計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法律基礎,指明了前進方向。

從1981年7月起,財政部根據國務院領導指示,就著手進行了研究討論,并責成預算司進行籌備工作。當時,我在財政部預算司工作,司領導指定我具體辦理有關事宜。當時,我對審計工作是一無所知,我們從收集有關審計制度的參考材料入手,跑外交部請駐外使領館幫助收集國外審計法規(guī);求助財政部檔案室到外地歷史檔案庫收集國內審計制度資料;走訪老同志了解根據地和解放區(qū)的審計情況。同時,把收集來的有關資料,編印了若干份國內外《審計制度參考資料》,有的送給領導機關,有的發(fā)到各省、市、自治區(qū),作為研究審計制度參考。在這期間,財政部還邀請了西班牙審計法院主席來華訪問,介紹西班牙審計法院情況。我當時負責接待工作,并陪同到西安訪問。讓我記憶最深的是,西班牙審計法院主席一路上講:中國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人民政府,實現人民的監(jiān)督,審計是重要工具。這期間,預算司還在承德召開了第一次關于建立審計機關研討會,起草了”關于建立全國審計機構的初步意見”,并在全國財政廳(局)長會上,征求了各省、市、自治區(qū)財政廳(局)長的意見。

這一個時期,雖然我對審計的認識很浮淺,但在思想上意識到,審計是改革開放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是心里有這樣一個信念,面對當時人少事雜條件差,工作起來還是很有激情的,真有那么一股子知難而進的勁頭!

——1982年4月12日,財政部根據憲法修改草案的規(guī)定,正式成立“審計機關籌備組”,全面開展審計機關籌建工作?;I備組開始是在三里河二區(qū)一號(財政部集體宿舍)辦公。所有辦公桌椅和文件柜,都是從原來辦公室搬來的。我清楚地記得4月12日那天,我同曹江一司長從辦公樓搬桌子時,一邊走著一邊調侃地說,若干年后還會有人記起這一天嗎!8月中旬,財政部監(jiān)察司并入籌備組,籌備組遷到太平路10號(裝甲兵招待所)辦公。

從1982年4月開始,陸續(xù)從財政部各業(yè)務司局抽調26名干部,從財經院校分來23名大學生,從中央和北京市單位也調來13人。到82年底籌備組共有62人。下設立十個組:辦公室、企業(yè)組、農林文教組、基建組、資料組、培訓組、監(jiān)察組、行政組、人事組、建房組。我是在辦公室工作,負責辦文辦會和辦外事;各業(yè)務組負責草擬《審計條例》,先后召開了九次座談會,邀請中央單位主管財務的領導、專家,省、市、自治區(qū)財政廳(局)有關負責同志,以及在北京的部分專家學者,進行了座談。同時還把《審計條例》草稿,印發(fā)給各省、市、自治區(qū)財政廳(局),請他們就地組織有關人員或專家,進行討論修改,廣泛征求意見。與此同時,籌備組還組織專門班子,著手編寫了有關《財經政策法規(guī)手冊》、《財務審計工作手冊》,作為依法審計依據和工作規(guī)程。

為了借鑒國外審計工作經驗,先后邀請澳大利亞、聯(lián)合國技術開發(fā)署、美國永道會計咨詢公司的審計專家、學者,為我們舉辦了六期審計業(yè)務講習班。為建立我國審計機關,開展審計工作,開闊了思路,增長了知識。經過培訓的同志,多數成為地方籌建審計機關的骨干。籌備組還先后派出了四個代表團,分別到奧地利、西班牙、菲律賓等七個國家進行了工作的考察。這些考察,對我們建立審計機關,研究審計立法,組織培訓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83年4月,由田一農副部長率團出席了在馬尼拉舉行的國際審計組織第十一屆大會.并在大會上做了發(fā)言,介紹中國籌建審計機關的情況。許多國家的審計組織,對我國建立審計機關表示極大的關注,不少國家的審計機關,向我們表達了發(fā)展審計領域合作的愿望。1982年5月,報經國務院批準,我國加入了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在這期間,籌備組還派人到中央各部門,了解各部門的財政財務收支、財務管理、財產狀況,以及下屬二、三級單位的管理情況,為研究中央各部門建立內部審計機構作參考。

總之,那個時候籌備組的人員不足100人,但工作任務很重,工作的氛圍很濃,幾乎天天加班。裝甲兵招待所的條件非常簡陋,食堂的飯菜也很一般,很多人帶飯或在辦公室煮面條。上下班雖然有班車,但因為經常加班,不少人騎車上下班?;I備工作剛剛起步的時期,大家都清楚條件有限,幾乎沒有人提過個人要求。記得有一次下大雨,大家正在發(fā)愁怎么回家,籌備組決定開動所有車輛,把大家一一送回家。當時大家興奮的都跳了起來,那種高興的勁頭至今記憶深刻!我們這一代的審計工作者,就是在這樣一種艱苦的條件下,為了創(chuàng)建新中國審計事業(yè),努力著、奮斗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我深信,歷史會記住他們,審計人會記住他們!

同志們,老一輩審計人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透露的是艱苦和奮斗,記錄的是榮耀和光輝,但積淀的更是責任和使命。希望大家要牢記審計創(chuàng)業(yè)奮斗史,筑牢艱苦奮斗精神支柱,不管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應該堅持和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

情系改革四十載  身許審計三十年

審計署廣州特派辦  漆江梅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這是新中國歷史上不平凡的40年,是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復興奇跡、取得輝煌成就的40年。40年,于歷史,不過彈指一揮間,但40年改革開放春風化雨地改變了時代印記、改變了民族前途、改變了世界格局,也改變了每個中國人的命運。40年,于個人,幾近半生,能夠身處改革開放這個好時代,選擇并獻身改革開放事業(yè),在奮斗中不負人生、不負事業(yè)、不負時代,不啻于一生中最大的幸運。

上世紀60年代初,我出生在江西一個普通干部家庭。從一個青春懵懂的中學生,到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與審計相知相伴30載,可以說我人生的每一個重大抉擇都與改革開放緊密交織、息息相關。

一、兩次因改革開放而生的抉擇改變了我的人生

1978年的我剛上初中,記得有一天,偶然聽見父親在和即將參加高考的姐姐聊起考大學的事情,依稀聽到父親說起十一屆三中全會,說起“國家肯定會有大變化”之類的話。那時的我還不解其意,但也許是爸爸嚴肅的表情和神秘的語氣,讓我記住了那個瞬間,感受到了某種改變的力量。后來,也隱隱約約地察覺到周圍的一些變化:以前頻繁開展的各種運動漸漸少了、沒了;人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社會開始變得井然有序?,F在回想起來,大道初行,潤物無聲,當時我在縣城經歷的那些見聞,已然是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社會的一個縮影。改革恢復高考,指引我選擇努力學習并最終考上大學,帶來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改變。

歷史車輪滾滾,時代號角隆隆。日歷翻回到1987年,我在江西財經學院讀大四,面臨畢業(yè)分配。當時,我學的是財政專業(yè),絕大部分同學都選擇對口的財政部門。當我向班主任咨詢我的畢業(yè)去向時,班主任對我說,專業(yè)對口固然重要,但現在國家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都急需人才,特別是近幾年新成立的審計等部門,都是應我國改革開放需要而設立的,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生事物,是年輕人挑戰(zhàn)自我、建功立業(yè)的大舞臺。老師的話讓我若有所思,面對個人發(fā)展與祖國需要,面對改革開放下的新事物新職業(yè)與炙手可熱的傳統(tǒng)職業(yè),究竟該怎么選?這一次,又是改革開放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好勝心,我不僅選擇了審計,還選擇來到響起改革開放第一聲春雷的南粵大地?;叵肽菚r在不知道什么是審計、什么是特派辦的情況下,我懷揣全校唯一一張審計署廣州特派辦畢業(yè)派遣單,毅然踏上火車,孤身前往廣州的抉擇和倔強,我慶幸自己所做出的第二個正確抉擇。

二、堅守一份融于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yè)成就我的人生

30多年來,審計事業(yè)篳路藍縷,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默默無聞到黨和人民高度認可,也正是我們每位審計干部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履職盡責的點滴成長之路。

記得1987年報到時,廣州特派辦剛成立1年,全辦總共35個人。當時租借了4個房間做辦公室,每間辦公室由文件柜隔開,前面辦公,后面是單身宿舍,幾個鐵皮柜、幾張辦公桌,幾部老式電話機就是特派辦的全部家當。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可以克服,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開工作局面?當時,知道審計的單位寥寥無幾,有的還將審計與計生、統(tǒng)計混為一談。記得我們是采取逐個部門打電話、逐個單位去拜訪的方式,硬是把廣東省100多個駐粵中央單位全部召集到中山紀念堂開審計推介大會,讓這些單位知道有審計署廣州特派辦這個單位,知道審計部門的監(jiān)督職責是憲法賦予的。這種見面會,此后持續(xù)了近10年,才逐漸打開局面。而初出校園青澀的我,也正是在這種磨礪之下練就了一股闖勁和鉆勁。

時光如梭,苦盡甘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與審計事業(yè)一起充分享受了改革開放的紅利,交通工具由“自行車”到“綠皮車”再到“復興號高鐵”;審計工具由算盤到計算器再到計算機;干部學歷由中專到本科再到研究生;審計管理體制由隸屬財政部門到成立中央審計委員會;審計監(jiān)督范圍由財政財務收支到審計“全覆蓋”,審計事業(yè)在融入改革開放大潮中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而我也與廣州辦的同志們一道,始終按照署黨組和辦分黨組的部署,緊緊圍繞服務改革開放這個中心、立足廣東改革開放這個窗口,履職盡責,查出了許多的重大問題線索,促進腐敗分子得到懲處,相關政策得到完善,有關領域改革得以深化……我也逐漸由一名審計“菜鳥”,到主審到副組長到組長。正是選擇了審計這份融于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yè),成就了我的人生。

為新時代審計事業(yè)譜寫新篇章激勵著我的人生

有人說一份好工作的標準是“錢多事少離家近”,而審計工作似乎是完全不符合這個標準的。那么是什么支撐著我們一次又一次不怕苦不怕累義無反顧地踏上征途,是什么激勵著我們一次又一次挑燈夜戰(zhàn)孜孜以求地還原事物的本來面目,又是什么讓我們在新時代繼續(xù)堅守這份事業(yè)呢?我想答案就在于這份事業(yè)的前景、價值和意義。

審計是一份前景光明的事業(yè)。審計管理體制改革,中央審計委員會組建,黨對審計工作集中統(tǒng)一領導強化,必將把審計事業(yè)的發(fā)展帶到新的高度,而我們能夠身處如此重要事業(yè)發(fā)展的黃金階段,是一種幸運,值得我們更加去珍惜。

審計是一份精彩十足的事業(yè)。通過審計我們可以了解到各行各業(yè),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和事;審計人員走南闖北,能夠快速地提升閱歷和認知水平,磨煉心性品格,我們每到一個不同的地方,都有著不同的感悟和收獲。我們的工作可以說是上天攬月、入海捉鱉,用無人機航拍環(huán)境污染,到地下一千米礦井核查工程質量;我們遨游于大數據海洋,核查證券內幕交易。這種給我們別樣精彩人生的事業(yè),值得我們去珍惜。

審計是一份幸福平安的事業(yè)。當腐敗分子被掃除、當民生保障更到位、當各項制度更完善,我們的工作成效得到黨和人民高度認可,我們滿懷幸福,最為寶貴的是,審計機關清正廉潔、風清氣正,自身管理嚴格,我們倍感安全,這種平安幸福的職業(yè),值得我們去珍惜。

四十載事業(yè)澎湃,九萬里風鵬正舉。此時此刻,我的耳畔不禁回響起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深圳視察時的堅定表態(tài):“再一次來到深圳,再次來到廣東,我們就是要在這里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下一個40年的中國,定當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這就是我們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宣言,鏗鏘有力。憧憬新時代,為審計事業(yè)再譜新篇章,我們整裝再出發(fā)。

珍惜青春 放飛夢想

審計署電子數據審計司  王忠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恢宏樂章,伴隨著偉大祖國的發(fā)展歷程,伴隨著審計事業(yè)的勠力前行,曾經的過去無比輝煌,行進的現在無比振奮,展望的未來無比憧憬,“揮一揮手卻難說再見,逝去的歲月親切又遙遠”,回首過去的青春歲月,一切都在不言中,一切都在拼搏中,一切都在感動中,一切都在回眸中。

一、祖國的發(fā)展使得前行中的我有了追求的目標

上世紀80年代,初中畢業(yè)的我由于家庭困難放棄了考取的重點高中,選擇了油田技工學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油田一個偏遠小隊做鍋爐工,每天面對的是熊熊燃燒的火焰、循規(guī)蹈矩的夜班和又臟又累的環(huán)境。我問自己,這就是我的人生嗎?這就是我的未來嗎?從那時開始,我就下定決心發(fā)奮學習,我知道只有學習才能獲得機會,才能改變命運。我從同學那里借來高中課本,開始自修。遇到不會的題,我就到城里找老師、找同學、找朋友去問,白班休息時我就去附近的一所高中“蹭課”。就這樣,我用了兩年多時間自修學完了高中課程。

上世紀90年代,中石油決定從石油工人中委托代培一批大學生,我有幸報名并考取。當錄取通知書寄來的時候,我流下了激動的熱淚,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堅持讀下去。大學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研究所,成為一名石油科技人員。為了心中的夢想,我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更加發(fā)奮學習,之后又先后考取了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研究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博士后?!耙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在破巖中”,回首這段難忘的經歷,我深深體會到,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石油工人重返校園的機會,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把我塑造成一名有用之人,是改革開放為迷茫中的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是改革開放讓懷揣夢想的我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二、無悔的選擇使得前行中的我有了努力的方向

當2001年的第一場雪在吉林長春下起的時候,我拿到了公務員報考證,之后通過筆試、面試,于2002年7月被審計署長春特派辦錄取,當時長春辦正在組建之初,我被分到了財政金融處,參加的第一個項目是對建設銀行吉林分行的審計。當時的我連借貸的含義都不懂,同志們情與情的幫助、處長手把手地教誨,人教處長心貼心的鼓勵,特派員點對點的關心,那場景令我至今記憶猶新。在辦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支持下,我陸續(xù)經歷了查處第一個要案的興奮,上報第一篇要目的開心,講解第一個案例的喜悅,解決兩地分居的幸福,被評為全國審計先進個人的感動。

2009年,我有幸加入到審計署金融司。在這里,我和同志們?yōu)榘l(fā)現的每一條線索而驕傲,為揭示的每一個問題而激動,為報送的每一篇信息而喝彩。為實現金融審計的一體化分析,金融司抽調骨干組成數據分析團隊,在司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對八家銀行的業(yè)務流程進行梳理分析,雖然很苦很累,但我們辛勤的付出取得了豐碩成果。2013年6月,我們6名同志組成匯報小組,向來署視察的李克強總理面對面匯報工作。我們以審計署為現場,遠程調用商業(yè)銀行數據開展實時分析,實時向總理匯報。匯報取得圓滿成功,同志們緊緊擁抱在一起?!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厥淄拢乙兄x特派辦對我在審計生涯中的莘莘培養(yǎng),感謝金融司讓我在審計工作中的進步成長,更要感謝改革開放讓我有幸與這樣一群腳踏實地、志存高遠的審計人走到一起。我為自己能夠成為國家審計戰(zhàn)線上的一員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三、永遠的追求使得前行中的我有了青春的激揚

2014年8月,我被抽調到數據司開始了大數據審計的征程,當時恰逢國土審計,我們在司領導帶領下,一起明確思路,一起研究方法,一起探討技術,幾乎每天都在加班中度過,許多時候同志們?yōu)榱斯ぷ魃踔翉匾共幻摺?015年某月,我被安排到某地參加某項審計任務,到達現場的第一天我們就在通宵中完成了業(yè)務梳理與數據裝載,此后的每天大家都與美麗的夜色為伴,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不放過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不放過任何一種可能,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大家心中想的只有一件事,黨和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到了,努力拼搏、勇于創(chuàng)新、窮盡所能、完成任務是我們心中唯一的目標。經過夜以繼日的工作,我們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數據司成立時間雖然不長,卻是一個充滿朝氣、能打硬仗的集體。當2017年初北京霧霾最重的時候,我忘不了我們分析重點污染地區(qū)、重點違規(guī)企業(yè)的情景;當進口洋垃圾非法泛濫的時候,我忘不了我們分析倒賣洋垃圾的非法企業(yè)、非法來源的情景;當金審三期全力推進的時候,我忘不了我們全員參戰(zhàn)、只爭朝夕的情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數據審計承載著期望與重托,承載著光榮與夢想,承載著追求與目標,我為能夠在這個朝氣蓬勃的團隊中工作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回首四十年,是祖國發(fā)展成就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使得滄海一粟的我有了再次學習的機會;是無悔選擇成就了我們今天各自的事業(yè),使得浪花一朵的我有了努力的足跡;是夢想力量成就了我們青春的激揚,使得眾里一員的我有了創(chuàng)新的感悟。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努力工作、勤奮敬業(yè)、銳意進取、奮勇拼搏,共同譜寫新時代審計事業(yè)的華彩樂章!

審計署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演講稿

審計署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司  史小明

大家好!我是投資司史小明。剛才聽了三位審計前輩的講述,很受觸動。改革開放的確和新中國審計事業(yè)、和我們每一位新時代的審計人息息相關。作為改革開放的同齡人,我有幸感受到時代發(fā)展的脈搏,有幸見證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有幸與改革開放共同成長。

1978年,我出生在山東一個小縣城。從我記事起,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趕上好日子了”。的確,童年和少年時代的我?guī)缀趺繒r每刻都能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7歲看上了電視,10歲住進了樓房,15歲家里裝上了電話,19歲如愿以償走進了理想中的大學……特別是在外求學的那些日子,每次回家都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家鄉(xiāng)的變化,縣城道路越來越寬,路上汽車越來越多,居住條件越來越好,生活環(huán)境越來越美……

2004年,研究生畢業(yè)的我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走進了審計署的大門。在從事投資審計工作的14年間,我一次又一次見證了舉世矚目的重大公共工程的順利建成,見證了牽動人心的重大公共事項的圓滿完成,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中國奇跡”、“中國風采”、“中國力量”、“中國速度”和“中國科技”。

2006年,我參加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效益審計。投資上千億的三峽工程1993年開始正式施工,歷時十幾年建成,凝聚了黨和國家?guī)状I導人的心血,也集聚了全國人民的力量。記得當年我第一次見到三峽大壩時,一下就被眼前的場景深深地震撼了,毛主席“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的歷史夢想頓然變成了現實。三峽工程不愧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站,不愧是中國有史以來建成的最大型工程項目,它的建成為防洪、發(fā)電和航運等方方面面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審計署多次派出審計組對樞紐工程、輸變電工程、移民資金和地下電站工程等進行了審計,并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審計發(fā)現的擠占挪用資金、多結算工程款、招投標不規(guī)范、多計投資等問題,受到有關部門、單位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積極完善制度,認真整改審計發(fā)現問題,有力促進了三峽工程順利建成。曾有媒體評價道,如果說三峽工程建設彰顯了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日益增長的國力,三峽工程審計則展示了中國作為法治、開放、透明和勇于負責的大國形象!中國人用自己成功的實踐,讓外國人改變了對大型水電的態(tài)度,也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奇跡”。

2008年是奧運中國年,世界目光齊聚北京,奧運會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三十年風雨路,一朝風采盡展。8月8日,當千呼萬喚的奧運會開幕式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全世界為之沸騰。作為一名自2005年起就參與奧運會跟蹤審計項目的審計人,坐在電視機前的我,更是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驕傲。記得當時審計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審計力量嚴重不足。面對人少任務重的情況,我們采取整合地方審計機關、社會審計人員等各種審計資源的方式,對跟蹤審計的基本框架、涵蓋內容、實施方式等提出具體要求,有效規(guī)范了社會中介機構參與奧運審計行為。北京奧運會跟蹤審計歷時4年,審計署和相關地方審計機關共投入審計人員近150人,聘用社會中介機構人員600多人,累計出具單項審計報告240多份,提出審計建議800多條,為促進“陽光奧運、廉潔奧運”目標的實現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奧運火炬點燃的那一刻,我與全中國、全世界人民一起,共同見證了“無與倫比”的“中國風采”。

2008年也是中國多災多難的一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里氏8.0級地震,損失慘重。國外媒體曾憂心忡忡地斷言,“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然而,他們低估了中國人民的強大凝聚力、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號召力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經濟實力。2009年,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開始,審計署就組織實施了全過程跟蹤審計,而我也正是在這一年,響應署黨組號召來到震中汶川縣掛職,投身到災后恢復重建大業(yè)中。在汶川縣審計局掛職的歲月里,我和災區(qū)人民同吃苦、共建設,切身感受著災區(qū)一天天的變化。截至2011年,審計署和地方審計機關先后派出1萬余名審計人員,對四川、甘肅和陜西3省規(guī)劃總投資7000多億元的27000多個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進行了審計和審計調查,現場審計工作量累計74萬人·天,有效促進了汶川地震災后科學、規(guī)范、高效、廉潔和陽光重建。2011年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際,中國向世界莊嚴宣布,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基本完成。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用鐵一般的事實向全世界宣告,有一種奮斗叫“中國力量”。

2011年,京滬高鐵建成。京滬高鐵全長1318千米,設24個車站,設計的最高速度為380千米/小時,沿途穿越的7個省市GDP總量超過全國40%,人口數量占到全國四分之一,全線連接著中國的“長三角”、“環(huán)渤?!眱纱蟆敖洕妗保瑢⒕麜r空距離縮短到不足5小時,不啻于一條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鐵路。作為投資審計人,從2009年開始,我就參與了京滬高速鐵路建設項目跟蹤審計,介入到京滬高鐵整個建設過程中。京滬高鐵只用了3年時間就建成通車,時間緊、任務重,如何提高審計效率是擺在審計人面前最重要的問題。審計期間,我們不斷改進工作思路,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通過對政策規(guī)劃落實、資金使用管理、設備物資采購、工程建設管理、工程建設質量等內容的全面審計,促進了京滬高鐵優(yōu)質高效建成,保障了中央財政資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和沿線征地拆遷人民群眾的利益。如今,以京滬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高鐵已成為中國一張亮麗的名片,它以不爭的事實展現了令全世界嘆為觀止的“中國速度”。

2015年,北京取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2016年,審計署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跟蹤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2017年,審計署投資司開始組織實施北京冬奧會跟蹤審計工作。有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成功經驗,有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支撐,有“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發(fā)展理念的正確指引,有習近平總書記“要把北京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的重要指示,相信北京的冬奧會必將更有看頭。目前,北京冬奧會審計工作正在進行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高科技的運用——正在建設的京張高鐵將實現自助購票、“刷臉”進站、行程規(guī)劃、站內導航、WIFI全覆蓋等一系列智能服務;興奮劑檢測區(qū)、冰雪運動器材存放區(qū)使得京張高鐵即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奧運專列”;在媒體專用包廂,媒體記者可以通過智能顯示屏實時觀看賽事直播,并通過WIFI信號隨時發(fā)送相關稿件。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智能無人公交車也將出現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的街巷,只要打開手機,通過系統(tǒng)下達指令,智能公交車就能感知到用車需求,在乘客所在站點停車帶客。無法到現場觀賽?沒關系,北京冬奧會的“智能觀賽”模式將給觀眾帶來非同一般的觀賽體驗。在5G網絡的“高速通道”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360度回放、無人機等先進技術將得到綜合運用,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聽盛宴。北京冬奧會將處處向世人展現出“中國科技”的魅力。作為投資審計人,我們將按照胡澤君審計長“向信息化要資源,向大數據要效率”的指示,轉變審計理念,創(chuàng)新審計方法,在北京冬奧會跟蹤審計中積極實施大數據審計,切實提高審計效率,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冬奧會像冰雪一樣純潔干凈”的要求貢獻出新時代審計人應有的智慧和力量。

改革開放40年,帶來了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巨大提升,帶來了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富裕富足,也使投資審計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春天,投資審計事業(yè)無論在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審計內容還是審計方式方法上都在不斷與時俱進。當前,投資審計已不再局限于財務、造價等內容,而是更加關注國家重大政策的貫徹落實和重大規(guī)劃的推進執(zhí)行;以前幾個億的建設項目就是“龐然大物”,現在上千億的重大工程已屢見不鮮;移動電腦、智能手機早已取代了算盤、計算器;工程建設基地條件提升,投資審計人員不用再風餐露宿;高鐵縮短了城市間距離,大數據審計拓展運用,大大提高了投資審計效率;回彈儀、測距儀、GIS、GPS、BIM等先進技術和高科技手段的應用更讓違規(guī)行為無處遁形……這一切無不得益于改革開放的穩(wěn)步推進,投資審計工作也在促進投融資體制、工程建設等領域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和發(fā)展。

回首40年,我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幸運出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茁壯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走向成熟。40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卻決定和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和我個人的命運。此時此刻,我們怎能不感激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怎能不感激改革開放的開創(chuàng)者、領導者、建設者們。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新時代欣欣向榮的新局面;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現代化建設光明燦爛的前景;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人民今天的嶄新生活。改革開放40年,審計署成立35年,中國審計始終與中國改革開放同呼吸、共命運,我為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審計人而無比自豪。進入新時代,我將和全體審計人員一道,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為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為新時代審計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繼續(xù)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而立之年著華章

——獻給國際舞臺上的中國審計

審計署國際合作司(港澳臺辦公室)  張嫻

今年9月,亞洲審計組織第14屆大會在越南河內召開。這是越南2018年頭等重要的外事活動。只見街道兩旁懸掛著歡迎標語,廣場上飄揚著參會國國旗,四處花團錦簇,熱情洋溢。中國審計署胡澤君審計長在會上接任亞審組織秘書長。胡審計長說:中國審計始于亞洲,依托亞洲,造福亞洲。我們將和亞洲審計同行一道,為推動亞審組織持續(xù)發(fā)展做出新貢獻!那一刻,九州歡騰,八方來賀。中國審計署接過歷史的指揮棒,揚帆引航,帶領亞審組織走向新的征程!

合影時有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越南國會主席一直緊緊握住胡審計長的手,將胡審計長拉到最中間,硬生生地擠開了越南審計長。越南同事調侃說:我們審計長辛苦了一年,還是沒能成為主席身旁的人。

真是今非昔比。不由得想起審計署成立之初,前輩們白手起家、尋找路子的艱辛。

1984年9月,于明濤審計長率團出訪西班牙、法國,這是新中國審計長第一次出訪。共和國的審計事業(yè)如何才能邁出堅實的步伐,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呢?于老思緒萬千,賦詩寄情:“沖破云山萬千重,長鯨浮動霧海中。去國懷鄉(xiāng)多思緒,喜看東方旭日升。”代表團還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了歐共體審計長高級會議。于老應邀發(fā)言,新中國審計人的聲音,第一次在國際審計舞臺上回響。一個初生的、充滿活力的中國審計,開始走向世界。

工作之余,隨團人員記錄了三個“羨慕”——辦公樓、汽車和超級市場。法國審計法院辦公樓寬敞明亮,不僅有圖書館、檔案館,還配備了電腦、投影儀等現代化設備。而當時的審計署還租住在裝甲兵招待所,全署一共只有2個會議室,一個司還攤不上一部電話,“哎,什么時候我們有這樣的辦公條件就好了”。

抱著開放與學習的心態(tài),中國審計署開啟了“請進來”與“走出去”之路。

1985年,與加拿大審計署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舉辦了第一期學習班,開始系統(tǒng)學習歐美地區(qū)先進審計技術、方法。

1998年,兩名中國審計人獲得世審組織培訓專家資質。

1999年,中國審計專家第一次派赴馬來西亞講課,受到熱烈歡迎。隨后應邀到蒙古、老撾、坦桑尼亞、毛里求斯等國講課。亞行專家菲爾丁先生是中國審計署的老朋友了,他經常跟亞洲審計同行說:“要學審計,就去中國,不用再去美國了”。

2002年,中國審計署第一次舉辦國際審計培訓班。隨后,配合周邊外交戰(zhàn)略和“一帶一路”倡議,舉辦了多期面向不同地區(qū)的培訓班。

非洲班上,幾位非洲審計長說想去看看雪,于是安排考察西安、哈爾濱特派辦。他們披著厚厚的羽絨服、穿著拖鞋嘎吱嘎吱踩在雪上,滿心歡喜地說:“還是中國好,有陽光也有大雪”。參觀審計博物館時,加納審計長當即決定捐出身上的民族服裝,晚宴上只能穿著助理稍顯緊巴的西服。北京至南京的高鐵上,他們拿出硬幣做試驗——列車行進時硬幣到底能站多久呢?他們還說:“中國是真心的朋友”。臨行前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送給中國審計署——用剛學會的中文唱道“中國中國,我愛你”,讓人忍俊不禁又心潮澎湃。

在培訓班上,我們教外國同行寫毛筆字、練太極拳、聽民族音樂、看中國國畫;帶他們爬長城、游故宮、逛胡同、吃烤鴨。我們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智慧的民族,和諧的社會,讓外國同行稱贊不已。他們同樣講述,他們的民族、國家。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鑒而豐富,友誼因融合而久長!

2013年,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在北京舉辦,共有160個國家的680名代表參會,這是世界審計史上參會國家和人數最多的盛會。10月22日早上9點09分,開幕式正式開啟。李克強總理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總理對審計事業(yè)的殷切期盼讓我們備受鼓舞。會上,中國審計長當選為世界審計組織主席。從學習外國經驗,到中外相互借鑒,再到中國審計故事在國際舞臺上綻放異彩,中國審計完成了歷史的飛躍。

審計外事工作,為中國審計服務,為中國審計喝彩,也與他一同成長。外事司自1990年成立以來,推動審計對外交往蓬勃發(fā)展。經過外事司人的不斷努力,搭建起了多渠道、多層面的國際交流平臺。

在外事工作中,外事人始終滿懷敬意、滿腔熱忱。希望讓外國友人多聽聽中國聲音,多聽聽中國故事。在圣城耶路撒冷,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仁愛”,仁者愛人,兼容并蓄;在古老的恒河河畔,講中國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巾幗不讓須眉;在金邊,講湄公河流域的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樣性。在華盛頓,講人工智能帶來的便捷,一杯咖啡也可以手機支付。

講好中國故事給審計外事人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除了專業(yè)翻譯,我們還要了解出訪國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就領域外交征詢相關部門意見;警惕反共反華勢力,時刻以國家利益為重。我們有許多許多功課要做。

在習近平新時代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我們積極開展領域外交,推動修訂世審組織章程;推動成立大數據工作組并擔任主席;推動成立“審計數據采集”委員會,并擔任主席。

2008年至2014年,先后擔任聯(lián)合國審計委員會委員、主席,派出227名審計人員對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聯(lián)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等20個機構和項目開展審計,現場審計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國審計署開展的聯(lián)合國審計成為一張金色的名片,中國審計長被授予“聯(lián)合國維持世界和平獎”!

隨著國際交往的不斷深入,中國審計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影響力不斷增強,朋友圈不斷擴大。交得其道,千里共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審計將開啟新的一頁。審計之路還很長,審計外事仍艱辛。我輩青年審計人,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了審計事業(yè)更加輝煌的明天,奉獻青春、無怨無悔!

綠色家國夢

審計署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審計司  邵云帆

我于1981年出生在云南昆明。在童年的記憶中,昆明城是溫暖又鮮艷的。天空湛藍、四季郁郁蔥蔥、五彩的鮮花遍布大街小巷,美味又便宜的滇池銀魚和撫仙湖抗浪魚幾乎總能一飽口福……每當周末,媽媽會帶上我到城邊的滇池玩耍,人們都喜歡愜意地在滇池水里泡上一整天。滇池是昆明城的“母親湖”,清人孫髯翁曾留下“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的贊美。那時,我和小伙伴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經常會鉆進翠湖公園,去清澈的湖水中摸魚。有一次小學組織去郊區(qū)的山頂露營,凌晨時分在帳篷里被擠醒了,我和同學們一起鉆出帳篷,躺在草地上,看著漫天的繁星,數著銀河兩岸依稀能辨認出的星座,仿佛伸出手就能摘下一大把……這就是我兒時的生活,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xiāng)。

1999年,我離開了生活18年的昆明城,踏上了北上的列車。我在中央財經大學讀財會專業(yè),課余時光經常和好友各處閑轉,好奇地感受著首都的一切。那時的北京城只有三環(huán)路,東四環(huán)才剛通車,機場2號航站樓剛剛啟用,地鐵還只有2號線和尚未完全連通的1號線; “宇宙中心”五道口還是一片低矮平房;號稱中國硅谷的中關村更像是一個電子產品批發(fā)市場……那個時候,首都也和其他城市一樣,正處于發(fā)展中,到處都在拆舊建新,隨時發(fā)生著快速而劇烈的變化。

但北京和昆明又是那么不一樣,北京沒有藍得透亮的天空、沒有一年四季滿城的綠樹和鮮花,沒有隨時被雨水沖刷得干凈的街道。那時還沒有霧霾的概念,但爬到香山的香爐峰俯瞰整個城區(qū),卻能清晰地看出城市上空籠罩的灰色煙塵。最難忘的是春天的沙塵暴,那真是“天空下著沙”……北京和昆明形成的對比讓我十分懷念家鄉(xiāng),可盡管如此,畢業(yè)后我還是留在了北京,并慢慢地適應和喜歡上了北京。

在隨后的很多年里,因為旅游和出差的關系,我到過全國大部分省份,逛過很多地方,看到過很多和想象中、記憶中不一樣的風景。我曾在渤海的海灘上,看到過堆成山的工業(yè)廢渣遮擋了美麗的海岸線;也曾在開往山西大同的列車上,感受過空氣中煤渣的侵襲;我曾在寧夏穿越賀蘭山脈時,領略過大漠戈壁的蒼涼、寸草不生;也曾在北京的官廳水庫邊,碰到過守著水庫卻嚴重缺水的村莊。更讓我遺憾的是,每次回家探親時,發(fā)現記憶中的美好景色在一點點消逝。兒時游泳的滇池被泛濫的水葫蘆遮蓋;兒時摸魚的湖水正泛著油膩膩的綠光;兒時吃的抗浪魚因過度捕撈被賣到2000元一斤;麗江玉龍雪山上的雪線在加速后退;城市夜空的銀河再難看到……

無疑,這是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帶來的問題。如何正確處理經濟快速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在社會進步過程中必需直面的難題。西方發(fā)達國家在工業(yè)化進程中也經歷了這個過程,很多國家曾花了好幾十年的時間來進行污染治理。面對資源環(huán)境日趨嚴峻的壓力,黨中央在關注部署、全社會在參與行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tài)文明建設,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放到了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根本大計高度,做出了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決策部署,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奮斗目標。

在此過程中,國家審計也逐漸發(fā)展為一支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的重要力量。審計署從1983年成立開始,就開始探索資源環(huán)境審計。1998年,審計署正式設立了農業(yè)與資源環(huán)保審計司,專門負責組織開展資源環(huán)境審計。三十多年來,中國的資源環(huán)境審計從無到有,從單一要素審計到全要素審計,從資金審計到績效審計,再到離任審計,先后經歷了起步、探索、發(fā)展、提升、全面深化階段。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條以資金、項目、政策、責任為重點的符合中國國情的資源環(huán)境審計路子。黨的十八大以來,審計機關在審計工作中堅持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服務國家綠色發(fā)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生態(tài)文明建設領域的重要政策措施,有力推進了資源環(huán)境審計的深入發(fā)展。

之前從沒想過,有一天我也會加入這支隊伍。10年來,我到過重慶的許多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去確認城區(qū)排放的污水和垃圾對長江流域水環(huán)境的影響;我到過黃河甘肅上游段和山東東營入海口,去確認黃河流域水資源和水環(huán)境的現狀;我到過浙江杭州的許多養(yǎng)殖場,去確認養(yǎng)殖場的污染物對千島湖附近地下水的影響。我還到過黑龍江、遼寧、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方,關注過水環(huán)境保護,土地、森林、海洋資源利用……

我的同事也和我一樣,他們曾在青藏鐵路生態(tài)環(huán)境審計中,帶著氧氣瓶登上海拔4600米的高原,去確認全長1142公里、總投資330億元的鐵路建設會不會對脆弱的青藏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設置的33處野生動物通道能不能讓藏羚羊等高原精靈繼續(xù)繁衍生息;他們曾在4次礦產資源審計中,跟隨礦工下到兩百多米深的礦井查看掘進面,去確認礦產資源的開發(fā)是否節(jié)約有序;他們曾在6次土地審計中,用自己的腳丈量著中國的土地,去確認18億畝耕地紅線有沒有被突破、耕地上出產的每一粒糧食是否安全;他們曾在5次節(jié)能減排審計中,緊盯著數據、敖紅了雙眼,想審出一片藍天;他們曾在長江經濟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審計中,為了落實2.41萬座小水電的生態(tài)影響,趟過333條河流,行程一千多公里……

我們還在3157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中,大膽探索,關注了4540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責任情況,并進行客觀評價,去推動更多的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觀,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資源環(huán)境審計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奔波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他們上山、下井、入林、出海,毫無怨言,為的就是中國的自然資源能夠得到科學合理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為的就是中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能夠得到有效的修復和保護。資源環(huán)境審計人就像是國家資源環(huán)境的守護衛(wèi)士,每一個人以歷史的責任感,以家國情懷的使命感,投入到這項事業(yè)中,我們不光審計資源環(huán)境的歷史和現狀,我們更想守護這個國家和民族生存的未來和希望!

慢慢地,我欣喜地發(fā)現,北京城的沙塵暴已經很少出現了,重霧霾天氣正在一點點地減少,城市年度優(yōu)良空氣天數已經連續(xù)幾年持續(xù)增加;今年在長江經濟帶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審計時,我看到滇池的水質正在緩慢好轉,周邊的諸多濕地公園里重現百鳥嬉戲,人們在大壩上可以遠聽濤聲、近觀水影。中國的資源環(huán)境審計工作在國際交流中也得到了更多外國同行的認可。我相信,通過包括資源環(huán)境審計在內持續(xù)的努力,將來一定能讓中國所有的地方都實現藍天不變、白云常在、青山千年、綠水不息!

我的故事很小,我親身感受到了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社會的巨大變化;見證了中國從更快發(fā)展到更好發(fā)展的轉變;參與了資源環(huán)境審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fā)展。我們的故事很大,萬千資源環(huán)境審計人員正竭盡全力,為人民更好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質量櫛風沐雨、為中國更快更好的綠色發(fā)展保駕護航,共同書寫了中國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的壯麗篇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30年前,幼時的我曾看著父輩的審計工作,覺得審計就是算算數字、寫寫文字,找找問題、提提建議。30年后,當女兒問我:媽媽,你的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我認真地想了想,對她說:媽媽曾帶你去過很多地方,你一定還記得在小興安嶺參天紅松林中追逐的花栗鼠,在南海東澳島碧波中嬉戲的魚群,在江南古鎮(zhèn)廣袤田野上飄散的稻香,在桃花源壩美寂靜夜晚的漫天繁星。媽媽和同事們正努力把這些美麗留住,讓千千萬萬和你一樣的小朋友能夠在中國1.8萬公里的海岸線上始終看到碧波蕩漾的海面,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始終開心自在地玩耍;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大江大河奔流的脈搏,體會到茂密森林的靜謐;每一天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喝到純凈的水,吃到放心的菜……而且一代一代,永不改變!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審計署企業(yè)審計四局 董東銘

作為一名剛剛轉隸到審計署工作的年輕審計人,我為各位審計前輩講述的一個個鮮活故事而感動,為他們創(chuàng)造的一項項輝煌業(yè)績而驕傲,更為自己能夠站在這里與他們同臺演講而深感榮幸。

黨的十八大帶領全國人民邁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時代肩負新使命,新使命開啟新征程。

改革引領時代。40年前,經歷了“十年浩劫”的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二十世紀80年代末出生的我,雖然沒有趕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那次重大的歷史轉折,也沒有經歷改革開放初期那段波瀾壯闊的發(fā)展歷程,卻有幸深切感受到改革開放取得的豐碩成果。從國產航母正式下海試航到嫦娥四號首次月背著落,從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到珠海航展上諸多高科技產品的競相登場,一切都讓我深切感受到祖國經濟的騰飛、科技的進步,感受著國防的強大、國際影響力的增強,感受著生活的美好、人民獲得感的提升。更為可喜的是,改革開放催生了新中國的審計事業(yè),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審計隊伍不斷壯大,作用不斷增強,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審計管理體制、優(yōu)化審計署職責的重大決策部署,組建中央審計委員會,構建集中統(tǒng)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jiān)督體系,進一步整合優(yōu)化了審計監(jiān)督力量。署黨組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科學設置機構,合理配備人員,實現派出審計局職能優(yōu)化整合,在派出審計局的設置上實現對中央部門、中央企業(yè)和金融機構的全覆蓋。這些重大決策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信任,也充分說明審計監(jiān)督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審計的地位不斷提高,審計事業(yè)發(fā)展進入了新階段。作為一名審計新人,我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

使命呼喚擔當。按照黨中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今年4月,我作為300多名轉隸同志中的一員來到審計署。從最初獲悉撤銷國資委監(jiān)事會時的焦慮,到聆聽胡審計長在轉隸大會上講話后的安心;從參加轉隸培訓時的陌生,到中央企業(yè)資產負債損益專項調查時的逐漸熟悉;從派出局剛剛建立,即對駐在企業(yè)開展政策跟蹤審計的緊張和忙亂,到現在參加中央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鎮(zhèn)定和自信……一路走來,我經歷了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親身經歷了國家機構改革,經歷了從國資監(jiān)管衛(wèi)士到國家審計干部這一工作身份的轉變;第一次參與國家審計實務工作,撰寫資料單、取證單、編寫底稿;第一次參與新廳局的組建,離開熟悉的安外大街來到現在的金中都南街;第一次感受到在黨和國家賦予的新使命下,作為一名轉隸人員肩負的責任與擔當。正是新的使命,讓我們聚在這里!從最初的忐忑不安,到逐漸地熟悉,從初始接觸審計業(yè)務的水土不服,到如今已漸入佳境。署領導對機構改革和轉隸工作的高度重視,各司局對銜接過程中精心細致的安排,讓我逐漸融入這個真誠又務實的審計大家庭中,讓我有了歸屬感、有了家的感覺,也讓我更好地調整姿態(tài),躊躇滿志地投入到國家審計事業(yè)當中。

新征程要有新作為。2018年是審計事業(yè)騰飛的一年,也是我們這一代年輕審計人勇挑重擔、英姿勃發(fā)、踏上新征程的嶄新一年。35年來審計人艱苦努力、前仆后繼創(chuàng)下的輝煌成就,35年來審計人堅定務實、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和社會形象深深地烙刻在審計人的血脈當中。放眼望去,五湖四海匯聚在這里的每一位審計人,或頂風冒雪奔赴在川滇青甘的扶貧一線上,或廢寢忘食在學校里從書本中磨練技藝,或通宵達旦扎進審計項目中找尋蛛絲馬跡,或惟精惟一提煉成果供中央領導參謀決策。每個質樸、踏實的審計人在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工作上,肩負共同的新使命,為著所有審計人共同的愿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2018年是我擁有新身份的一年,也是扛起新責任、迎向新挑戰(zhàn)的一年。五個月前,我嘗到了初為人父的甜蜜與喜悅;一個月后,我將迎來而立人生的責任與擔當。我想,今天既是聆聽前輩回首成就銘心篤志的難忘時刻,也是繼承與發(fā)揚一代代審計人只爭朝夕、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吹響奮發(fā)作為集結號的新起點。作為一名新生代的審計干部,我們有著這一代年輕人的特點,也被寄予著特別的期望。作為年輕一代的審計人,我們滿懷理想、腳踏實地、敢于承擔、甘于奉獻,始終銘記和肩負著一代代審計人的責任與擔當,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在轉隸大會上,幾位代表的發(fā)言至今令我記憶猶新:我們將牢固樹立一家人、一條心、一股勁的理念,堅決做到合編、合心、合力,努力實現機構整合、職能融合、人心契合。我想說,我們做到了!今天,能夠有幸站在這里,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時刻,站在審計事業(yè)掀開歷史新篇章的特殊時刻,作為一名年輕的轉隸同志,作為一名年輕的審計人,我想說:擁抱審計新時代,我們來了!

責任編輯:邊國英
【關閉】    【打印】